广东这座会下雪的城市,想飞就飞!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九行 Author 老艺术家
南方航空空客A320飞机起飞
01
韶关要“关”不住了
丹霞机场通航后
哪怕离得再远
也能一赏这座游离于广东人眼外
却最是宝藏的城市
上周,因广东的天气实在不争气
特意去了一趟韶关南雄看银杏
不料,被当地好心人指点迷津:
“再晚点来,说不定还能看雪呢。”
去韶关南雄看银杏,此刻正当时
在广东看雪,韶关一直是个例外。今年1月8日,韶关市区就悄悄下过一场“雨夹雪”,而乐昌、仁化、乳源等高寒山区,早已布满了一层“冰挂”。
但如果你的记忆点只有看雪,实在太埋汰韶关了,它还是一座货真价实的旅游城市,21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,丹霞山、珠玑古巷、南华寺、可以罐装送人的空气、客家咸鸡、香芋扣肉和梅岭鹅王,任何一样单拎出来都足以兴起驱车200公里去上一趟。
02
广东奇山妙水,都去了韶关
韶关的地貌对于广东来讲,略显“高大”。这非常特别,在珠三角冲积平原生活惯了的我们,触目所及皆是一马平川。在听说广东山多的时候,通常表现得一脸懵逼,殊不知,广东的好山好水早已打包去了韶关。
韶关基本是一座被山包围的城市,给人住和生活的平原、台地只占了两成。难怪连韩愈都感叹:“曲江山水闻来久,恐不知名访倍难。”进了韶关,得抛去广东沿海的觉悟。
作为北大门,韶关在面貌上早早拿了满分,它承包了广东大片的山:北列的蔚岭、大庾岭,西列的瑶山、大东山,东南列的滑石山、青云山把韶关市区围成了一个“三角形”,而武江和浈江穿平原而过,便组成了一个“跌宕起伏”的韶关。
韶关的山,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。它本就地处南岭分界线,作为界山,“高大苍茫、望之不尽”才是韶关群山的自我修养。如果拿广东珠三角的山头与之相比,就如蚂蚁之于大象,对韶关人来说不过是个“斜坡”。
就拿广东第一高峰石坑崆来说,海拔足足有1902米,要知道中国泰山也不过1545米。而“高个头”的山在韶关绝非孤例,石坑崆所在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,千米以上的山就有30多座,连绵起伏,莽莽林海,一不留神就组成了广东现今唯一的原始森林。
难怪在韶关西南部的船底顶,被户外圈的驴友们一致认为是“自虐级别的魔鬼之作”。
但韶关最神奇的地方,还在于一片奇山。这片奇山,色彩饱和度之浓烈,别说广东,放眼世界都为之罕见。后来,它有了一个响彻中外的名字——“丹霞”。
“色如渥丹,灿若明霞”,说的就是丹霞。1928年,中国地质学家冯景兰、朱翙声在论文中把韶关仁化这种特殊地貌命名为“丹霞层”,其发育之典型、种类之齐全、造型之丰富举世震惊,遂用“丹霞”命名世界此类地貌。丹霞山,凭一己之力便坐拥两个世界级头衔: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、世界自然遗产,着实够韶关人吹上一辈子。
要发育成韶关丹霞山这个样子,丝毫不简单,大自然需风雨不停地雕琢大概0.7亿-1.4亿年,才能形成长老峰、阳元石、睡美人等一系列壮年丹霞。如今的丹霞山佛道文化交织,难怪大诗人苏轼作诗:“此方定是神仙宅”,张九龄甚至把家安在丹霞山脚下。
但“韶关红”不只尽染了丹霞,还顺带把南雄盆地也给染了。连绵起伏的红色山坡,让人有一种仿佛置身于大西北戈壁荒漠的错觉。鲜为人知的是,这里还是世界上除北美西部外第二个研究恐龙灭绝的最佳地点。
高大苍茫的群山、壮丽诡谲的丹霞,韶关绝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南方平原城市,“稳如泰山”的面目,让它更像是来自广东北方的“老大哥”,分量超然。
03
迁徙,造就韶关多元底色
很奇怪,韶关的山,在古代同时起到了“隔绝外界”和“沟通外界”的作用。这一点,在其他多山城市里非常少见,但其实结合地理位置来看,就不难理解了。
韶关与赣湘接壤,三省通衢,素有“横五岭之门户,当百粤之冲津”之称,虽然群山成了天然屏障,但精明的古人却在这崇山峻岭中修了许多古道,达到沟通南北的作用。
自西向东,有西京古道通湖南,梅关古道、乌迳古道通江西,更别说延伸进城区的百顺古道、古市古道等,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,就相当于古代的高速公路,骏马飞驰、商客不绝,承担着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的运输角色。
其中最赫赫有名的莫过于唐代宰相张九龄主持修凿的梅关古道,连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地居民,货物不必再绕广西北上。
有了高大的山岭作为天然屏障,又是南北必经之路,自两晋年代起,这里就成了躲避战乱的“桃花源”,特别是两宋时期的靖康之乱,宋高宗赵构亲自带领着北方士族和平民一路南迁,至南雄的珠玑古巷落脚。
珠玑古巷位于梅关的必经之路,北人翻大庾岭,过梅关,走到珠玑古巷正好一日脚程。于是,它正好成了北人南迁的最佳中转站和落脚点,以最大的包容度吸纳来自五湖四海的人,后来这群人便以“客家人”的身份被纳入岭南文化的一部分。据《珠玑巷民族南迁记》所载,有76姓、166族从南雄珠玑巷迁往珠三角,堪称“广府人的发祥地”。
韶关市博物馆副馆长罗伟德表示:“韶关历史上有两次重大人口迁徙,一是两晋,二是宋代。在宋代元丰年间,韶关人口密度更达到全省第一,北人还给韶关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文明和中原文化,冶铁业和铸钱业在这一时期都位居全国前列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在抗战时期,韶关曾作为战时省会,吸纳了大批来自珠三角的难民,人口一下子增加至24万人。
无论是中原人南迁,还是粤人北迁,这些迁徙给韶关带来的不仅是人口上的增长,还有经济、文化、教育、手工艺上的长足发展,更造就了韶关以客家文化为主,中原文化、广府文化、少数民族文化兼容并包的多元底色。
这一点,从方言上就可见端倪。韶关人虽说以讲客家话为主,但粤语(广东话)、粤北土语、西南官话、湘语、少数民族语言依旧在不同地区流行。
韶关人的口味也大不相同,南部以“客家菜”为主,而靠近北部的南雄人因受湘赣地理和气候影响,无辣不欢,号称是“最能吃辣的广东人”。一道梅岭鹅王,足以让人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身处广东。
韶关的建筑文化也很不一般,既有像广府的骑楼(百年东街),又有客家的围屋,在乳源一带还有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瑶族民居。
所以说,韶关在文化内核上非常丰富,南北夹杂,既中原又岭南,既是山区又连着水路通往海洋。或许正如罗副馆长所言:“韶关,是一头拎着中原黄土文化,一头拎着南粤海洋文化,走向未来。”
04
看戏吃扣肉,山脚下的生活
韶关的历史实在太久远,又自古是南北的交通要道,或许正是基于这一点,人们惯于聚在这片山脚下看采茶戏、吃梅菜扣肉、听听韶乐,过着不紧不慢的生活。
这份淡定和闲适,不是没有由来。
若要追溯源头,韶关早在距今12.9万年已经出现远古人类,没错,是12.9万年前,一种被命名为“马坝人”的早期智人,被认定为“目前华南地区最早的古人类”。
早期定居于此或许是因为山水,后来,这片土地的人们有了信仰。
极少人知道的是,韶关是禅宗文化的发源地,这一点对比中国其他城市有了不可替代性。据《佛教百问》记载,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,只有禅,没有禅宗,是六祖惠能在韶关弘法时开创了禅宗一说。
韶关的南华寺就很好地承载了六祖惠能的佛法思想,他于此弘法数十载,主张“顿悟成佛”,吟出了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的佛偈,如今南华寺依旧香火不绝,被奉为“南粤第一宝刹”。
身处南北要道,韶关也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文化。不是唬人,韶关绝对算得上是广东省红色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,截至2020年,韶关发现的红色遗址竟达1245处。
邓小平、朱德都曾到达韶关指挥战役,撼动粤北的“双峰寨保卫战”,被时光凝固在韶关仁化。果然,韶关不论从外貌还是内心,都是妥妥的“红色”。
因有大山阻隔,韶关的民俗传统又保存得异常完好。粤北采茶戏、新丰舞纸马、南华诞庙会、乳源瑶族刺绣、仁化古法造纸、丹霞红豆工艺、石塘堆花米酒、南雄酿豆腐,每一样,都足以支撑起韶关人的精神世界。
夜宿丹霞的时候,就被丹霞的红豆吸引了目光。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”丹霞的红豆长得浑圆饱满,每逢秋冬之际,当地人便深入丹霞山采摘红豆,赠与相思之人。
但最抚慰人心的,莫过于南北大不同的韶关菜。若将来还被嘲“广东人吃辣,人菜瘾还大”,你大可反驳一句:“你上粤北的南雄试试?”对方很可能会大惊失色。
韶关南部,还是以清淡的客家菜为主。
梅菜扣肉、香芋扣肉、客家咸鸡、酿豆腐,这些都已经刻在韶关客家人的DNA里,哪怕闭上眼睛都能做出垂涎欲滴之感。
但没想到,韶关人做粤菜也不赖,在韶关吃过最好吃的一道菜,居然是黑叉烧。这道叉烧黑里透红,肥瘦相间,被小火煨制得刚刚好,一口下去,余温尚存,肥的不腻,瘦的不柴,酱汁在口里回味无穷。
而一旦到了韶关北部,就得面对辣的“轰炸”。
韶关南雄,与江西接壤(一提这句就知道南雄辣不简单)。受地理和高寒气候影响,南雄人是真的能吃辣。梅岭鹅王,则是对一个广东人能否吃辣的最高检验标准,“鹅王”可不是随便喊的,得选用梅岭本地土鹅,用辣椒与鹅肉交缠,直到香气辣味直呛脑门,咀嚼几下,简直是粤菜酣畅刺激的巅峰。
若说梅岭鹅王是香辣,那么酸笋焖鸭则是又酸又辣。这道菜的灵魂在于南雄当地的酸笋,当厚切的酸笋遇上辣椒,在大火爆炒中渗透到十分有嚼劲的鸭肉中,这一切的相遇刚刚好,酸辣爽脆而不呛喉,完美。
南雄菜里唯一不辣的酿豆腐,被他们做成了非遗美食,但蘸上酱料,也能辣着吃;还有用水落菜、酸笋和五花肉做成的“南雄三宝”,材料被切得细碎无比,裹上辣椒,是下饭的好帮手。
唯一不辣的南雄菜,他们也得蘸着辣椒吃
群山依旧
韶关人仍然在这里
与采茶戏、月姐歌和饮食为谋
或许是千百年来曾身为南北要道的自觉
韶关人总以平和、包容、接纳的心态
度过每一天……
News
大家都在看
来源 | 九行、韶关发布、南方+客户端
编辑 | 吴展桥
校对 | 陈大钻